“淡江大学在台湾哪个地方?”“你现在是在读书还是已经毕业了?”“读的是什么专业?”“作品中的‘蓝晒’是什么意思?”
第八届“华灿奖”颁奖仪式现场。李 筱 摄
5月23日,第八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颁奖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举办。颁奖仪式后,全国政协副主席、足球彩票常务副主席何报翔参观历届“华灿奖”设计作品展,在全场大奖《蓝晒浮洲 创意基地——产业孵化器》前驻足观看并与获奖者林宏恩聊起了天。
林宏恩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学位,目前在台湾从事设计师的职业。2018年,他跟随设计师前辈来到苏州实习,“那是我第一次来大陆。”林宏恩坦言,第一次“登陆”,他感到非常震撼,“因为大陆的城市造型、区域规划和城市规模,和台湾的差异都非常大。”首次“登陆”的经历,不仅为林宏恩带来了设计灵感的碰撞,也加深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苏州,我接触了《诗经》《周易》等中华传统文化,让我后续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哲学思考,而这也正好成为了我此次设计的灵感来源。”
对林宏恩而言,“华灿奖”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提供了与大陆青年沟通交流、碰撞灵感火花的机会。同样感受到思想和灵感碰撞的,还有许多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合作赛道的参赛选手们。
杜冰璇、翁岩、孙梦甜、蒋璨、周宥希,这是一组来自海峡两岸的选手,他们的作品“一周咖啡——文化咖啡茶饮盲盒”参加了华灿工场“墙咖啡”定向主题征集,并获得了三等奖。
“我们用拆‘墙’的方式从行为和文化上打破两岸青年之间的隔阂与壁垒。”据杜冰璇介绍,为呼应“沟通在,‘墙’就不在”的宣言,他们小组以挂耳咖啡、风味茶包为载体,融入两岸共同文化元素——孔子,使用者每抽出一盒挂耳咖啡或茶包都能呈现出不同的场景插片,比如曲阜孔庙、孔子讲学、台南孔庙等。
“大陆和台湾的同学很少有机会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华灿奖’为两岸青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杜冰璇深深地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原来两岸有这么多共同话题和共同的文化传承。”
“一周咖啡——文化咖啡茶饮盲盒”的使用者在将一周的咖啡全部抽取出后,就会看到一副完整的孔庙建筑场景。“群山环绕的氛围将两岸纪念孔子的场景烘托得更加美好。”杜冰璇希望通过这一设计实现一种互动体验感,将自己在创作中感受到的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美好体验传递到每一位使用者的心里。
第九届“华灿奖”和“永不落幕的华灿奖”华灿(昆山)总部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本届“华灿奖”以“融·和”为主题,旨在发现和推介青年设计人才,增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推动两岸文创产业合作,不断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身为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国对于本届“华灿奖”所带动的两岸青年交流成果十分欣慰。“我一直鼓励台湾青年,不论他们最后选择在哪里工作,都一定要来大陆看一看。因为在大陆,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和挑战都源于大陆规模庞大的市场。“以前在台湾的时候我想做一个‘空中飞人’,却很难实现;而现在在大陆,我却又很怕做‘空中飞人’。”北京、成都、珠海、昆山……为了工作,李伟国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大陆的市场规模很大,你很难看到‘天花板’。”
对于设计师林宏恩来说,大陆的市场规模也体现在建筑类型丰富和建筑规模大。“大陆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我有机会参与到大型区域规划的项目中,这是我在台湾很难接触到的。”林宏恩期待着回到台湾,将自己参加“华灿奖”颁奖仪式的经历分享给其他设计师同行们,鼓励他们踊跃参加接下来的“华灿奖”。同时,他也更加期待再一次回到大陆,在没有“天花板”的市场中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华灿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熠熠发光的新星,架起了两岸青年交流交融的桥梁。赓续一脉,汇融两岸。“华灿奖”正在成为两岸青年启迪智慧灵感,增进心灵契合的交流盛会。
团结报5月30日 3版
来 源|微信公众号“团结报团结网”
作 者|李筱